【著作】 1. 编著:《维特根斯坦:走出语言囚笼》,辽海出版社1999年7月。 2. 译著:《绿色世界史:伟大文明的衰落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。 3. 专著:《维特根斯坦与理解问题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。 4. 译著:《语词和对象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、2007年1月、2012年1月。 5. 译著:《语言与哲学问题》,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。 6. 译著:《二十世纪分析哲学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。 7. 译著:《维特根斯坦》,北京出版社2015年1月。 8. 诗词集:《四时微吟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。 9. 专著:《迷雾与澄明:人生哲言录(一)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。 10. 专著:《浮嚣与宁静:人生哲言录(二)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9月。 11. 译著:《维特根斯坦剑桥书信集:1911—1951》,商务印书馆2018年11月。 12. 专著:《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简史》,商务印书馆2022年6月。 13. 主编:《哲学学科史》,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出版社2023年12月。 【论文】 1. J.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(译文),《哲学译丛》1989年第4期。 2. 哲学与常识(译文),《哲学译丛》1990年第3期。 3. 新一代解释学家M. 弗兰克(译文),《哲学译丛》1993年第1期。 4. 后期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,《德国哲学论丛1998年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。 5. 维特根斯坦研究基本走势简析(上下),《哲学动态》1999年第7、8期。 6. 哲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,《云南社会科学》1999年第2期。 7. 国际环境教育与可持续未来——澳大利亚环境教育国际会议综述,《比较教育研究》2000年第2期。 8. 西部大开发与环境教育,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00年第4期。 9. 可持续发展与法理性化的新境界,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01年第3期。 10. 西部大开发价值观定位与争论,《人文杂志》2002年第5期。 11. 怀特海的价值理论(译文),《天津社会科学》2002年第6期。 12. 人与自然关系对教育的影响,《理论导刊》2003年第1期。 13. 文化真谛与语言批判——维特根斯坦的人生与学术,《社会科学论坛》2004年第1期。 14. 生态世界观与可持续发展,《唐都学刊》2004年第6期。 15. 循环型社会的价值感透视,《中日价值哲学新探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。 16.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,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06年第6期。 17.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自我意识提升,《西安电子科学极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06年第6期。 18. 科学主义、人文主义的演进与生存危机,《社会科学》2007年第1期。 19.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,《公司党建与思想教育》2007年第1期。 20. 30年来国内西方价值哲学研究反思,《价值哲学发展论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。 21. 列宁与邓小平关于本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析,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08年第4期。 22. 三十年来国内西方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影响,《理论导刊》2009年第6期。 23. 对“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”的几点思考,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09年第3期。 24. 全球价值与本土商品(译文)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09年第6期。 25. “语言转向”与马克思主义,《马克思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研究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。 26. 关于建立新的气候变化条约体系的建议(译文),《全球大变暖:气候经济、政治与伦理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4月。 27.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基本价值诉求论析,《现实价值哲学论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。 28. 新世纪国际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趋向概述,《中国分析哲学:2012》,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。 29. 近年来国际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趋向述评,《哲学动态》2014年第1期。 30. 私人与公共的分离:西方文化的价值自觉,《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。 31. Wittgenstein in China,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(英国), 2015年第3期。 32. 哲学话语的诊断治疗——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哲学观比较,《哲学动态》2016年第2期。 33. 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的必要张力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2016年第9期。 34. 美国新维特根斯坦研究探析,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7年第1期。 35. 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概览(译文),《中国分析哲学:2013-2015》,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。 36. 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在意识的社会性上宏观与微观的互补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2017年第12期。 37. 美好生活: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,《价值理性与美好生活——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。 38. 时代疾患与文明拯救——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社会政治观比较,《哲学动态》2018年第4期。 39. 从“人类解放”到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——马克思主义人类命运观的演进历程,《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8年第4期。 40. 哲学与人生的契合,《读书》2018年第10期。 42.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“理解”概念的三重语境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18年第11期。 43. 四十年来国内分析哲学的演变历程及其影响,《西北哲学论丛》(第一辑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月。 44. 保持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协调关系——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社会价值观比较,《人文杂志》2019年第2期。 45. 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社会实践观比较,《哲学动态》2019年第9期。 46. 笛卡尔与维特根斯坦论心理学话语的不对称性,《同济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0年第5期。 47. 探寻文明新转型的不同路径,《西北哲学论丛》(第二辑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5月。 48. 从“人的问题”到“天人之境”——追思张世英先生,《百岁哲人 张世英先生纪念文集》,商务印书馆2021年8月。 49. 超越《逻辑哲学论》“正统”之争的三条路径,《哲学研究》2021年第11期。 50. 《逻辑哲学论》在中国,《西北哲学论丛》(第三辑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8月。 51. 后期维特根斯坦“语言实践”概念辨析,《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2年第5期。 52. 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社会文化观比较,《教学与研究》2023年第2期。 53.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实践观,《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3年第5期。
|